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foto]25张令人称奇的微距摄影作品

惊叹~

 
 

Sent to you by Allen.Tsau via Google Reader:

 
 

via 就这样漂泊 by -枫之舞- on 4/17/09


微距摄影是一种拍摄特写照片的艺术,可以展示人眼无法看清的细节。比如,当我们看到墙上的一个苍蝇,我们的眼睛是无法看清苍蝇身上的毛发的。然而微距摄影使得我们可以目睹那些平日里被我们匆匆而过的微观世界的精彩。
在此,我们呈现了25张近距离拍摄的照片。这些具有启示作用的照片是极具灵感的,一定会让你赞叹周遭的世界是多么惊奇。

大壁虎的眼睛。
"近距离拍摄大壁虎,他们的眼睛让我想起老式钥匙孔。"
拍摄/Alan M.

花朵上的蚂蚁。
"这只花朵上的蚂蚁试图在雨后寻找一条周围没有雨水的路。"
拍摄/Leon Baas

"高科技"蜘蛛。
"一只蜘蛛在我的DVD光碟上,我用Canon 20D配备Canon MP-E的微距镜头拍摄。"
拍摄/Coder

七星瓢虫。
"她觉得她的激情和力量来自一滴水"
拍摄/Leon Baas

露珠的折射。拍摄/Brian Valentine

一朵花。拍摄/Indah Susanti

悬停着的欧洲苍蝇的眼睛。

拍摄/Igor Siwanowicz

青蛙的眼睛。拍摄/Justin Dotson

拍摄于显微镜下

水和玫瑰。非常绚丽的色彩。

泡沫魔法。
"近距离拍摄一片湿漉漉的叶子,这是我用Canon Powershot A610拍摄。"
拍摄/Sophie

花朵。拍摄/Chan Chen

花卉特写。"这是我近距离拍摄一束非常艳丽的花"。拍摄/MeLissa Stolte

睡莲。拍摄/Chun-Chih Fan

令人震惊的蜘蛛细节。

你能在水滴里看到折射出的雏菊影像。

真正令人目瞪口呆的晨露中的昆虫。

动物的眼睛。
"像是在说:我看到了大海"
拍摄/Lux Tenebra

一朵花。拍摄/Indah Susanti

猫的另一个视角。拍摄/Kristina Buceatchi

"这只昆虫看起来像从科幻电影里走出的东西"

家蝇。


水中花的神奇图片,看起来像是超现实主义。

白蜘蛛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因为不去会死!

 
 

Sent to you by Allen.Tsau via Google Reader:

 
 

via A Geek's Page by 王 聪 on 11/6/10

他和我们多数年轻人一样,本来有着一份舒适、而且在不少人看来羡慕的工作,如果再继续工作几年可以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然后知足地过一辈子。

可他偏偏没有这么做!放着舒适的办公室不坐,偏偏向往风餐露宿的旅途;放着安逸的生活不过,偏偏去冒各种风险去折腾自己;放着温暖的家不住,偏偏骑着自行车去用车轮丈量世界!这一去就是七年。

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个疯子。他们不理解,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光你,我自己出门旅行时也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反复思考,我觉得这句话最能概括这个问题的答案:"既然到了这世上,就要把世界好好的看看。不是为了谁,就是为了活了这一把,不看看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子,就不甘心呐。"正如《瓦尔登湖》里所言,"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

其实很多时候,让我们放弃继续前进的并不是前方有多么困难,相反,而是后方有多么安逸,让你舍不得、放不下,迟迟不肯出发。困难再大我们咬咬牙也能克服,而安逸不是,我们都会从内心里不知不觉地屈从于它。旅途上不是没有艳遇,不是没有人陪伴,只是,哪怕姑娘再温柔,哪怕哥们儿们再义气,哪怕那酒再喝也不够,也要不回头,不回头地走下去!

七年之后,石田回到日本之后的故事,这本书里没有多讲。我很想知道,那时的他有一种怎样的心态?是看过了大千世界之后的激动?还是洗净了自己心灵后的平静如水?我知道的是,如果这个世界你都用骑行一遍了,那么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困难会打得倒你!我知道的是,如果整个世界你都走遍了,你肯定不会再为脚底下这一尺一寸的水泥地而斤斤计较!

所以,我非常欣赏高晓松的那句话:"在我和妹妹长大的这么多年里,我们分别走遍了世界,但都没买过一尺房子,因为我们始终坚信诗与远方才是我们的家园。"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又看了《搭车去柏林》,里面的那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这让我开始感到害怕,害怕哪一天我也会老去,不是人老,而是心老!等到结了婚生了孩子,看看身边贤惠的妻子,看看旁边可爱的孩子,到时我再想走,我还能动得了身吗?

我现在还年轻啊!我可不想多年以后等有了孙子的时候,当他问我"爷爷,你20多岁的时候都干了些什么?"的时候,我只能叹息"别提了,爷爷那时候还蜗居在水泥盒子里还贷呢!"我要骄傲地告诉他,"你爷爷我当年已经开始环游世界了!"

再不去我们就真的老了!

所以,以后别人再问你,"一定要去嘛?" 你要骄傲地回答他,"一定要去,因为不去会死!"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跟香港政府学做预算

跟香港政府学做预算: "


日前,香港政府财政司司长 曾俊华 在立法会宣读了《2009 至 2010 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虽然这几天香港诸媒体对于该预算案各有褒贬,但是在我们内地民众看来,该预算案的制作技术、展现方式以及所体现的诚意,令人叹为观止。

香港政府财政司为了让公众方便地获取预算案相关信息,颇动了一番脑筋,费了一番折腾。繁、英、简三种文字的网站 http://www.budget.gov.hk/ 专为公布预算而设。该网站中详细罗列了预算案演辞、预算案重点、预算案全文、网上广播、新闻稿、图片集等多种格式的文件,任何人都可以从该网站上自由下载,全方位地了解预算案相关的各项细节。为了让青少年市民充分理解预算案内容,财政司还特意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漫画版:
香港政府2009至2010年度财政预算案漫画版



除了表现形式、技术手段之外,政府各部门预算编制之详尽,也是很让人叹服的。以知识产权署预算为 例,其中的《管制人员报告》部分列出了各纲领下 2007 年财政拨款实际使用情况、2008 年预算修订情况,以及 2009 年预算。还在各项纲领预算后面详细交代该纲领各项宗旨,以及各项指标在 2007 年、2008 年的实际发生数字和 2009 年预算数字。各纲领末尾附有“2009 至 2010 年度需要特别留意的事项”,罗列了除上述指标之外与该纲领有关的工作事项。接下来是该署的三年财政拨款与人手编制分析图表。最后是三年财务(含 2009 年预算)账目及按分目列出的开支详情。通过这样一份内容丰富、数据翔实的预算案,民众就可以充分了解所纳税款究竟用在了哪里,为什么要这样用。

无论如何,香港政府在预算编制和公开方面的专业精神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from http://feedproxy.google.com/~r/hutuworm/~3/1fL-2gNOBkk/blog-pos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