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

[thought]另一种活法(一)——骨感的现实需要一个理想来抚慰

 
 

Sent to you by Allen.Tsau via Google Reader:

 
 

via 就这样漂泊 by -枫之舞- on 10/1/11





         现实很骨感,只因有了太多的欲望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社会,这是一个欲望膨胀的年代,人们的心里总是塞满着欲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现代人,总是奢求穿要高档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乡间别墅,行要宝马香车。一切都被欲望支配着。
    

   无尽的欲望让生活一片黑暗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极为恰当的评价,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确,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欲望太多,欲望的沟壑永远填不满,人心永不知足,没有家产想家产,有了家产想当官,当了小官想大官,当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伊索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这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诠释了。

    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不正当的欲求,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了。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为了地位,为了金钱而削尖了脑袋向里钻。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一切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望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错把欲望当作理想,就别指望能有多少幸福。



    一位教师教育他的学生:"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将来"挣下大把的钱","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有人认为这个老师说了真话,值得肯定,而且说的是最真实最现实的理想,就更值得肯定。其实,只要稍问一下我们的内心,无疑都真实地存在这个愿望。但这个愿望真实得近乎原始,就好象婴儿要吃好吃有味食物的那种原始的真实一样。是不是可以因此说,婴儿也有了理想呢?显然,是不能的。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实则是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之间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
    但是我们更知道,欲望太多会使人变得贪婪。贪婪表现为权力欲时,为了出人头地就可能不惜凭借关系向上爬,甚至打击诬陷他人以突出自己;表现为财富欲时,就会利用各种手段索得财物,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表现为色欲时,轻则搞性骚扰调戏异性,重则霸占、强奸,或插足他人家庭肆意破坏别人的幸福;表现为名欲时,那更是五花八门,什么大师、学者,先自吹自擂一通而实际上肚子里没有什么货色。这时,人伦道德、忠诚、奉献在贪婪中崩溃了,理想被撕得粉碎,脚下所存在的只是瓦砾。赖昌星有句"名言":"只怕干部没爱好",他的这个"爱好"说白了指的是欲望。那些用得着的官员,根据他们表现出来的欲望,赖昌星极力予以满足,结果被他拉下了水。显然,不能说这些人的"爱好"是理想。
    商品经济时代,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难免会遇到现实的困境。如果心中只有欲望,在动摇中就会走向沉沦,甚至走向极端,做出对社会对人类有害的事来。
    [
点评]林语堂说,最幸福的事情是这四种: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想一想那些你毕生追求的那些"身外之物",能给你带来多少满足感?到头来发现,我们不断的忙碌着,却与理想的生活渐行渐远,因为在骨感的现实面前,理想总是成为牺牲品。


丰满的理想如何照进骨感的现实



是什么夺去了年轻人的梦想?


"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这是日前西班牙《世界报》"遏制全球经济的爱情"一文中的话语。是的,原本年轻人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理想变得轻薄,生活变得明确。
有个名叫李振的年轻人,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被同学称为"财迷哥"。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他每天坚持打至少两份工,还回收废品旧货等并堆放在宿舍内,引发室友发帖表示不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振称赚钱是人生的常态,自己攒钱是希望凑足房款首付,对室友的指责也没有时间看。
这让我想起了王小波那一代的年轻人:他们在这个年龄时正在插队,但却一心梦想着想上大学。我总觉得知青是一群有意思的青年,他们习惯荒谬,也善于荒谬。生活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却在嬉皮笑脸地生活着。
可三十多年过后,情况恰恰相反。和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同龄人,总是拿生活没有办法。从忙着挣钱付首付买房的"财迷哥"身上,生活在工作生活巨大压力的人们,似乎又看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似乎这种力量能够激励着人们继续顶着压力前行,似乎都认为高房价真能激起所有年轻人的奋斗、创业激情。就连房产大亨潘石屹,在其微博上转发时也狠狠地怀旧了一把,"多好啊,自食其力。我上中学时,曾偷偷在垃圾里找有没有牙膏皮,每个能卖两分钱。"当然,这条怀旧微博的末尾,缀着另外一句话"纠结的是他是让高房价逼的"。
是啊,哪个大学生不想大学过的像王小波写的那样,"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可如今,当买房成为大学生的理想时,我们还有条件去奢侈地"浪费"一把青春吗?
年轻人身上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独立自主精神。从社会角度看,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不依赖父母,不"啃老"。但实际上,当前年轻人对父母、家庭的依赖,却比任何时候都要严重。一项统计表明,在中国,人们购买首套住房的年龄是27岁,大多不具有购房能力,连首付款也很可能出自父母。于是,为了保有"独立精神"这样的主流价值取向,"财迷哥"只能捡破烂一天打两份工,挣钱攒首付,把大学的全部用在买房之上。因为他"不指望父母,毕竟就那么点钱,拿出来家里就没有了。"
按理说,今年大三的李振,正处在王小波所言之黄金时代,应该想去做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现实是,在这个房地产的"黄金时代"里,洋溢的是物价的飞涨和楼市的繁荣,如同这个时代特有的枷锁,无法挣脱。于是,我们明白了一个王小波未曾明白的道理:至少在"财迷哥"李振那里,理想被高房价逼死了。


不是理想抛弃了我们,而往往是我们抛弃了梦想
一位北大校友在给学弟学妹们致辞时说: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抛弃了理想,而不是被理想抛弃,"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你填的是家长希望你读的专业,选课的时候你挑的是好拿分的课程,择业的时候你选择的是有好前程的工作,那么你凭什么要求拥有一个你真心喜欢的事业呢?"
深以为是,同事们常常在讨论孩子学什么好,结果发现多数都去学了商科,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大概感觉干这行钱途还可以,又有人脉罩着总是便捷很多。至于是不是年轻人的理想,或者年轻人有没有想过理想这回事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
点评]许多人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自己的理想,这样的理想经不起现实的考验,只能在现实面前俯首称臣。背负太多生活的负担,我们的理想被现实撕得粉碎。其实,理想无贵贱,理想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理想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请。



理想与现实碰撞时,请多一些反抗



贾樟柯:所谓梦想就是找一个简单的生活乐趣
提问:很多时候我们怀有梦想,但是在具体实施这个梦想的时候比较困难,你怎么看待这种退缩感?
贾樟柯:我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我曾经的理想就是能够跟我那些狐朋狗友每天在一起玩儿。后来我20多岁,突然觉得拍电影是特别有趣的事情,然后我就去尝试变成一个导演,克服困难去拍了电影。这个过程里面虽然经历了特别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我知道有一件事情我去做的时候,我愿意为它付出,生命为它每天度过是快乐的。其实梦想并不是太空洞或者说太飘渺的东西,不一定是你必须要做出多少牺牲才能找到的东西,梦想其实是找一个生活的乐趣,你用这种生活方法去度过自己的生命时间,我觉得这是容易做到也必须做到的,它让我们觉得每一天都愿意启动自己最多的热情去度过。
提问:关于自我的问题,其实有时候可以找到自我,但是面对现实的时候非常困难,或者换种方法来说,是不是找到自我之后,与现实对比起来,对某些人来说更加的残忍?

贾樟柯:我大概在2000年拍完第二个电影《站台》,因为2000年我30岁,的确,我生活里面出现特别多的变化。拍完《站台》回老家,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跟我一起长大的朋友或者说一起学画的朋友,突然到了30岁左右,大家看起来都有结果了。你会发现他们娶妻生子,在县城里 面找一份工作,大部分人都进入自己生命的轨道里,那个轨道其实在循环,延续着我们上一辈人或者上上辈人的轨迹。反观我自己,我觉得小贾不错,还在坚持理想拍电影。floating
其实放弃理想是很痛苦的事情,但生命里面也充满了这种真实。遇到很多壁垒,很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时,你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比如说贫穷就是一个现实,我们一起学画的朋友,第一年考完之后有一些人上了,有一些人没上,他们回去之后直接进工厂,直接种地,马上跟绘画距离非常远了。这样的结局、这样的悲情在现实里面处处可见。正因为这样,反过来说,当你去承受生命给你的宣判的时候,你如果曾经连基本的反叛都没有的话,会多加一条,就是屈辱。所以有理想会让我们遭遇不好结果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屈辱,因为折腾过、反抗过。
[
点评]理想并不都需要多么轰轰烈烈、崇高伟大。当理想与现实碰撞时,多一些反抗,或许就能收获美妙的人生。所以,我们要留住自己的理想。



没有理想的生活才总是那么骨感


给自己的梦想留一方生存空间
北大毕业,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一般人眼里可望不可及的完美人生序幕,却被某些人视作天上的浮云。20岁的柳智宇就要这样做了,新闻报道,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的柳智宇,放弃申请到的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选择了到凤凰岭龙泉寺修习佛学。
网上亢奋的人们,自认为参与了一场有关国家、家庭、教育、责任问题的讨论,到最后发现,需要审视的是自己,从柳智宇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些久违的东西。
看到一个选择出家的柳智宇,他是因为喜欢佛学而修行,是在践行自己的理想。而我们大多数人呢?很多人在高中毕业报考大学之时就开始判断哪个专业好就业、好赚钱,而等到进入大学校门之后,也不是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去追求,一样是在想要学点什么以后才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很多人在花时间学习外语,考证考试,而如果问问理想什么,可能很多人都离自己当初的梦想很远很远了。
其实,一定程度上说,柳智宇的追随理想的选择才是应有的常态,忠于理想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而没有理想、被迫放弃理想和追求的毕业生才是可怜、可悲的。



不要因为现实的骨感就去改变自己的理想
今年寒假回去,和一个初中毕业便出去打工的同学聊天。我问他,你曾经说过你想当一名音乐家,现在是不是快要实现了?他说什么音乐家,我早就已经放弃了这个念头,你不知道,在外打工的日子实在太苦了,生活都快把你逼疯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梦想,能活着就不错了。
我听后心里一阵难过。但是在我看来,那些都是外因,关键还是在你,如果你不随波逐流的话,如果你坚持到底的话,那么你也许就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走向成功。当然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很容易就实现了,那么梦想也就不会显得如此珍贵和重要了。
人的一生,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是最幸福的。人生短短几个秋,能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其实是很值得的。即使到了晚年,你也会为此而自豪的。
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公平的事,现实确实非常的残酷,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阴暗的角落,但是你不能因此而悲观消极,感到沮丧。只要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有希望。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积极一些,要乐观地面对生活,当你能飞的时候,就勇敢去飞;当你还有追求的时候,就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你要相信自己能力和才华,不要因为现实的骨感就轻易改变自己的理想。
坚持最初的梦想,犯一些错误又何妨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过:"人的一辈子可能就是这样几个梦想,如果你有机会的时候,不应该放弃追求的乐趣,年轻的时候最大的财富,不是你的青春,不是你的美貌,也不是你充沛的精力,而是你有犯错误的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都不能够追随自己心里强烈的愿望,去为自己值得干的事冒一次风险,哪怕是犯一次错误的话,那青春多么苍白啊!"



是啊,为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犯一些错误又何妨呢?所以,有了心里最真实的梦想,就应该勇敢地坚持下去,并为实现最初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即使是在受阻碍的情况下也要明确目标,不轻易改变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坚持最初的梦想,为自己的人生培养一株美丽但却不会凋零的花朵。
[
编辑点评]没有谁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想做什么,以及什么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那么我们何必在都市的霓虹和喧闹中迷失自我呢?多听些自己的话,坚持最初的梦想。理想也许并不能改变现实,但却会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

奋斗改变命运 理想使我们与众不同



理想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属于你的生命;理想是一个路牌,在迷路时为你指明方向;理想是一方罗盘,给你导引人生的航向;理想是一支火把,它能燃烧每个人的潜能,牵引着你飞向梦想的天空。理想也许并不能改变现实,但却会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


工作生活之余审视自身,张目四望,总会发现我们的身边缺少真正的快乐,一聊起来,似乎大家都过的苦哈哈的。难道人的一生就得是这样吗?不能再用"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句话来解释,因为有些人就可以过得不一样,比如下面这个美国小伙。
马特生于1976年,美国康涅狄格州人,是个游戏软件工程师,他在网上可是个大红人,他得出名在于他在世界各地各大城市景点前的手舞足蹈的视频,他的舞姿可以说用"不堪"二字形容,但世界的广袤和各个民族的风情却在他的大熊般舞姿中被人瞻仰和神往。据他自己的描述,他原先的工
作是制作电脑游戏,有一天,他突然对自己说:"天哪,我还要再花上两年的生命用于编写杀死所有人类的游戏么",他开始周游世界,用他的周游世界的视频和快乐的舞蹈洗涤他以前的"罪恶人生"。
有人可能会有不同意见,认为西方人的社会形态,心理特征相比我们有太多差别,恐怕他们的那种无拘无束,率真果敢的生活态度是学不来的。那好,我们观察自己的近邻,来看2005年风靡日本由漫画改编的,有关摇滚乐的青春电影——《NANA》。
电影描述了一群年轻人以摇滚乐为理想,共同追求的故事。对摇滚的"热爱"使他们放弃了按部就班的普通生活。影片中青年人的实际处境,如人们眼中所不可或缺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已经完全被忽略,对于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即是"理想",《NANA》所呈现的世界自始自终呈现了这种理想主义,摇滚成为理想,理想超越了一切。这部电影在日本青少年中产生巨大影响。什么是NANA?谁是NANA?这个问题在今天一代日本青少年里,答案似乎是脱口而出的:"NANA,就是我!"



理想会给我们提供一种莫名的力量
一个名叫凯莉的15岁女孩,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因为下雨,就没有像往常一样出去玩,待在家中无所事事,忽然心血来潮,在自己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今生我要完成的事情。"
经过一个下午的苦苦思索,她写下了自己认为可以达到的57个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不是轻易可以完成的,包括攀登世界主要山峰、探索浩瀚的水域、5分钟跑完一英里、读完莎士比亚全集及整套大英百科全书、拿一等奖学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读书等等。写完之后,凯莉突然觉得全身涌现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促使自己下决心完成自己的目标。因为有这些目标的激励,凯莉放弃自己那种懒散和消极的生活态度,就在她四十岁那年,她已经完成了49个目标,其中好多事情完成的程度远远超过起初的设想。
有梦想才能有所成就,所有伟大的成功者都能够学会通过自我反思来调整
自己的梦想。他们保持对价值观的真诚,透彻地了解社会以及自身,而且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
[
点评]只要有理想,我们就不要怕被嘲笑。我们要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舞出自我的人生,就必须勇敢地大声跟现实说:我要追寻自己的梦,我要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文字】YAHOO

【图片】MOREFOTO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